Get Latest Article
正在努力加载中...
Loading

http://api.hwoutput.com/v2/content/getPcTopArticleLists
Array ( [headers] => Array ( [tk] => 34ec87e1dc414da933b381166075f280 ) [method] => POST [data] => offset=0&tag= )
stdClass Object ( [code] => 0 [msg] => [data] => stdClass Object ( [list] => Array ( ) ) )
Array ( [0] => stdClass Object ( [comment_count] => 0 [summary] => [app_url] => https://haowai.com/a4bh4ubb0f84k [article_type] => 1 [keywords] => [img_count] => 6 [get_time] => 2019-10-14T15:17:04Z [channel] => 财迷 [createdate] => 2019-10-14T15:03:44Z [mark_count] => 68 [source] => 壹财信 [title] => 可川科技IPO:减资不解释、社保不披露、募投项目或已投产 [content] =>
文/《壹财信》
作者/周文思
2019年6月21日,苏州可川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可川科技)披露了IPO招股书,拟在深交所创业板公开发行不超过2,122万股新股,拟募集资金50,343.96万元,保荐人为东吴证券。
随着可川科技招股书的披露,《壹财信》注意到,2017年可川科技将注册资本由8,000万元减资到5,000万元,减资原因招股书未作解释。
还需指出的是,可川科技本次IPO招股书的数据与环评文件对比,多处出现了不一致,募投项目存在诸多疑点,或其中有项目已建成投产。
减资3000万未解释
主营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功能性器件销售的可川科技,成立于2012年3月15日,其第一大股东为朱春华持股39.28%,任公司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第二大股东为施惠庆持股35.98%,任公司的董事、总裁。朱春华和施惠庆为可川科技的控股股东、共同实际控制人。
截至2018年11月,可川科技共经历了4次增资、1次减资,伴随着增资、减资,可川科技的注册资本出资或存在瑕疵。
2012年12月,苏州可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可川有限,系发行人前身)第1次增资,将注册资本由500万元增加至8,000万元,其中股东朱春华、施惠庆各认缴出资3,750万元、各实缴1,500万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可川有限实收资本3,500万元;2013年8月,可川有限的实收资本增加至5,500万元;2014年可川有限连续两次实缴资本至8,000万元,至此注册资本实缴完毕。
值得一提的是,可川科技在招股书的股本演变中称,根据相关规定,验资程序已不是必备程序,可川有限2014年两次增加实收资本均未履行验资程序。2017年4月1日,金陵会所苏州分所出具《验资报告》认为,截至2014年8月5日,可川有限注册资本实缴到位。
但是两年后,可川科技的注册资本却忽然由8,000万元减少至5,000万元,骤减了3,000万元,令人不解,招股书中也未作出任何解释。
2017年7月18日,可川有限召开股东会,同意减少注册资本3,000万元,其中股东朱春华减少出资1,500万元,股东施惠庆减少出资1,500万元。变更后可川有限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
通常企业注册资本金减少主要有6种情况,即资本过剩;严重亏损;企业派生分立;注册资金预期未到位;企业虚报、虚假、抽逃注册资金经处罚后仍无法纠正;企业回购股权等。
而就在此番减资不久之后,可川有限就开始了第二次增资及第一次股权转让,大股东施惠庆成功套现1260万元。
2017年12月18日,可川有限增加注册资本120万元,由共青城壹翔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壹翔投资,系发行人员工持股平台)认缴,变更后注册资本为5,120万元,壹翔投资实际出资720万元,其中120万元计入注册资本,其余60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股东施惠庆将其持有的4.2%股权作价1,260万元转让给共青城壹翊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壹翊投资,发行人员工持股平台)。
2018年4月,可川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2018年5月,可川科技第3次增资,注册资本增加至6,080万元;2018年11月,可川科技第4次增资,注册资本增加至6,364万元。
此后,可川科技的股权结构未发生变化,截至2019年6月6日,可川科技的股本结构如下:
(截图来自招股书)
《壹财信》还发现,可川科技招股书除了对历史减资的情况未作解释之外,还未披露具体的员工社保缴纳人数及未缴纳人数。
此外,报告期内可川科技曾登上被执行人名单。据天眼查信息显示,2019年4月9日,可川科技被昆山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执行标的140,726元,招股书中未作披露。
(截图来自天眼查)
或有募投项目建成投产
招股书显示,可川科技本次IPO拟募集资金50,343.96万元,用于图中所示项目:
(截图来自招股书)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可川科技的"功能性元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消费类电子功能性元器件及相关产品升级改造项目"及"研发中心项目"三个募投项目招股书与环评文件披露的信息存在多处出入。
据招股书,"功能性元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可川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广德裕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内容为利用裕正科技现有厂区新建生产车间、宿舍楼及门卫室、配电房及地下消防水池等配套用房,总建筑面积为16,400㎡。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建成并达产后,预计每年新增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106,048万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功能性器件39,542万片,合计145,590万片。
然而该项目的环评文件则显示,建设内容包括2栋生产车间、门卫、配电房、办公楼,总用地面积24,666.7㎡,建筑面积为18,808㎡,设计新增消费性电子产品产量为9亿件/年、新能源(EV)模切件6亿件/年,合计每年新增产能15亿件。
显然,"功能性元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招股书数据与该项目的环评文件对比,不仅建筑面积相差2,408㎡,新增产能方面也出现了4,410万的差距。此外,设备采购数量、环保投入等方面也存差异。
招股书显示,"功能性元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需要采购的主要设备总数为1,691台,其中包含立体货架1,430套,若剔除货架的数量,则设备数量为261台。而环评文件却显示,该项目购置的主要设备为265台(无货架)。仅从设备采购总数来比较,招股书较环评文件少4台设备。
(截图来自招股书)
(截图来自环评文件)
另外,环评文件还显示"功能性元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环保投入为120万元,但是招股书却未显示该项目存在环保投入。
可川科技招股书与环评文件出入的情况还不止一处。"消费类电子功能性元器件及相关产品升级改造项目"及"研发中心项目"也出现了招股书数据与环评文件出入的情况。
"消费类电子功能性元器件及相关产品升级改造项目"招股书显示无环保投入,且建设期为2年;环评文件则显示,环保投入为40万元,并且该项目预期于2019年5月投产。若如环评文件所述,则该募投项目或已建成投产。
该项目的设备购置方面,招股书显示的总数为1,595台/套,其中包含立体货架1,430台/套,若剔除货架数量,则为165台;而环评文件为180台(无货架),两相对比,招股书较环评少采购15台设备。
"研发中心项目"招股书显示无环保投入,项目建设期拟定为2年;而环评文件则显示,环保投入40万元,预期投产日期为2019年5月,若如环评文件所述,则该募投项目或已建成投产。
吊诡的是,可川科技IPO招股书的签字日期为2019年6月6日,3个募投项目环评文件的编制日期分别为2019年1月和3月。从时间来看,3个募投项目环评文件和招股书的制作时间相差不远,何以出现如此大的出入呢?
或许,我们可以从可川科技的历史建设项目情况窥得一二。
据昆山市政府网站,2017年3月28日发布的昆山市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久试未验类)验收备案名单(第二批)显示,可川有限的年产丝网印刷产品3,500万件扩建项目出现在备案名单中。对此,不知可川科技是否受到环保部门的处罚,招股书也未披露有关信息。
可川科技本次IPO的审计机构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下称:大信所)也同样不让人"省心"。
2019年1月22日,证监会披露了〔2019〕6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大信所及两位注册会计师做出行政处罚,处罚原因为大信事务所在审计时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为五洋建设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综上,可川科技本次IPO招股书披露的信息存在诸多疑点,对于历史大额减资的原因未解释,且招股书披露的募投项目数据与环评文件多处出入,可川科技和大信所或应给出反馈意见。
[source_url] => https://haowai.com/a4bh4ubb0f84k [content_type] => 0 [flag_dujia] => 1 [flag_status] => 1 [id] => 4bh4ubb0f84k [article_tag] => [author_id] => drp6qu45fdc [read_count] => 6908 [images] => Array ( [0] => http://pro.admin.hwtask.com/upload/hwnews/20191014/4bh4ubd71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xed,w_240 ) [attaches] => Array ( [0] => stdClass Object ( [file_type] => 1 [file_path] => http://pro.admin.hwtask.com/upload/hwnews/20191014/4bh4ubd71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xed,w_240 ) ) ) [1] => stdClass Object ( [comment_count] => 0 [summary] => [app_url] => https://haowai.com/a4bgjqhbe239k [article_type] => 1 [keywords] => [img_count] => 2 [get_time] => 2019-10-14T09:30:06Z [channel] => 财迷 [createdate] => 2019-10-12T10:46:37Z [mark_count] => 81 [source] => 壹财信 [title] => 合纵药易购销售劣药被罚,供应商产品质量问题频出或埋隐患 [content] =>
文/《壹财信》
作者/白羽
2016年11月24日,四川省内媒体的文章评论了医药流通行业"拥抱互联网快速实现转型升级"的现象,其实早在2014年,就有媒体曾报道过这股"医药电商台风"势头不小。而这两篇报道中都提到了同一个企业——四川合纵药易购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合纵药易购"),这位当年被看好能够"弯道超车"的医药流通企业如今已经开始冲刺创业板。
成功赶上了行业发展趋势的合纵药易购,在销售规模方面实现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政策、趋势如何变化,药品安全依旧是重中之重。但《壹财信》却发现,合纵药易购曾因销售劣药受到过行政处罚,且多家供应商都曾因产品质量出现问题而登上"黑名单"。
因销售劣药被处罚
据招股书,合纵药易购在2017年和2018年两次因销售劣药被成都市金牛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分别处以4,270.65元、1,200元的行政处罚。
据《成都市金牛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金牛)市场监罚决[2017]XA018号)文显示:2017年9月29日,成都市金牛区市监局对合纵药易购经营的骨刺消痛胶囊(批号:1161004)药品进行了检查,未检验出与甘草次酸相应的斑点(不符合规定),属于劣药情形。
据《成都市金牛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金牛)市场监罚字[2018]JN86号)文显示:2018年2月6日,成都市金牛区市监局对合纵药易购进行了现场检查,发现合纵药易购于2016年11月从万邦德制药集团浙江医药销售有限公司购进,并于2016年11月至12月实现销售的"茶新纳敏片"除去包衣后花片色泽不均匀,不符合规定,系劣药。
对于这两起处罚,合纵药易购均称其已经查验了供货商的相关资质并索取了相关药品检验报告已经履行了药品流通企业的应尽义务,劣药情形应主要系生产厂家原因。
但是,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其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药品质量涉及药品生产、流通以及使用的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药品安全问题。
尽管合纵药易购也承诺他们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在药品采购、药品验收、药品在库储存养护、药品出库、药品运输等各个环节都会做到严控质量,但能否杜绝被供应商拉下水的情况再次出现,仍待时间检验。
多家供应商产品质量出现问题
《壹财信》研究发现,报告期内,合纵药易购的前五大供应商中有三家企业都曾出现在成都市食药监局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上。这三家有"黑历史"的供应商分别为四川科伦医药贸易有限公司(下称"科伦医药")、四川本草堂药业有限公司(下称"本草堂")、四川海王金仁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王金仁")。
报告期内,科伦医药连续三年"蝉联"了合纵药易购医药流通企业类第一大供应商,合纵药易购更是将其列为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然而这位"冠军选手"却也曾吃过"红牌"。
据成都市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示查询平台显示,科伦医药曾在"购进并销售劣药'菟丝子'案"中被认定为经营不符合规定,按劣药论处。因此成都市食药监局于2017年1月12日对其做出了行政处罚决定。
(截图来自成都市食药监局官网)
同样,报告期内连续三年稳居合纵药易购医药流通企业类供应商第四位的本草堂,也曾在2017年1月22日因购进和销售不符合规定的药物而被成都市食药监督局处以行政处罚。
而曾是合纵药易购2017年度医药流通企业类第五大供应商的海王金仁,则在2018年9月3日受到行政处罚,其主要违法事实为"销售添加药品和产品说明书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德源蚕宝"。
药品质量问题不容丝毫松懈。供应商在产品上多次出现质量问题,合纵药易购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应严格检验供应商的质量控制水平,并更加充分地履行自身药品质量查验的义务。
[source_url] => https://haowai.com/a4bgjqhbe239k [content_type] => 0 [flag_dujia] => 1 [flag_status] => 1 [id] => 4bgjqhbe239k [article_tag] => [author_id] => drp6qu45fdc [read_count] => 5614 [images] => Array ( [0] => http://pro.admin.hwtask.com/upload/hwnews/20191012/4bgjqhcfof9s.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xed,w_240 ) [attaches] => Array ( [0] => stdClass Object ( [file_type] => 1 [file_path] => http://pro.admin.hwtask.com/upload/hwnews/20191012/4bgjqhcfof9s.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xed,w_240 ) ) ) [2] => stdClass Object ( [comment_count] => 0 [summary] => [app_url] => https://haowai.com/a4bgbqatmkfok [article_type] => 1 [keywords] => [img_count] => 1 [get_time] => 2019-10-11T14:23:34Z [channel] => 财迷 [createdate] => 2019-10-11T10:19:27Z [mark_count] => 54 [source] => 壹财信 [title] => 易瑞生物过半子公司资不抵债,依赖补助、财务报表疑被粉饰 [content] =>
文/《壹财信》
作者/周文思
2019年6月28日,证监会网站披露了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瑞生物)的招股书,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公开资料显示,易瑞生物前身为易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立于2007年7月24日,2017年10月26日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是一家主营食品药品安全、临床诊断、公共安全等领域,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信息化建设于一体的企业,其产品主要应用于乳品、肉类、水产、粮油及水果蔬菜等食品领域以及对应的种养殖环节。
《壹财信》梳理招股书发现,易瑞生物过半子公司出现亏损且资不抵债,严重依赖政府补助,银行存款与利息收入、投资收益难匹配,资金或被挪用。
过半子公司亏损、资不抵债
据招股书,报告期内易瑞生物拥有2家全资子公司、2家控股子公司,而其中有3家子公司的净利润为负且资不抵债;此外,有3家子公司的注册资本也未实缴到位。
北京易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易准)为易瑞生物的全资子公司,2016年8月19日成立,注册资本100万元,实收资本100万元,承担易瑞生物部分研发项目。2018年,北京易准的总资产为23.66万元,净资产为-147.77万元,净利润为-90.86万元。2019年一季度,总资产39.41万元,净资产167.51万元,净利润-19.74万元。
广东检易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检易网络)为易瑞生物持股97%的子公司,其于2015年11月13日成立,注册资本500.00万元,实收资本48.50万元,主营计算机软件开发。2018年,检易网络的总资产为18.11万元,净资产为-123.92万元,净利润为-68.14万元。2019年一季度,总资产9.29万元,净资产-149.98万元,净利润-26.05万元。
深圳海瑞司法鉴定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海瑞鉴定),为易瑞生物持股80%的子公司,2015年12月8日成立,注册资本500.00万元,实收资本0.00万元,未实际开展经营业务。2018年,海瑞鉴定的总资产为9.94万元,净资产为-10.14万元,净利润为-1.76万元。2019年一季度,总资产9.47万元,净资产-10.61万元,净利润-0.47万元。
易瑞美国(BioeasyUSA,Inc.)为易瑞生物全资子公司,2019年1月3日成立,注册资本800.00万美元,实收资本400.00万美元,承担易瑞生物检测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生产、销售业务,暂未开展实际经营。2019年一季度,易瑞美国的总资产为2,741.81万元,净资产为2,686.95万元,净利润为2.53万元。
此外,易瑞生物的控股股东也存在注资缴纳不足。易瑞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易瑞控股)直接持有发行人15,100.13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41.94%,为易瑞生物的控股股东,其成立于2016年10月13日,注册资本5,050.5051万元,实收资本为2,830.51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检易网络与海瑞鉴定都曾经是易瑞生物实控人朱海控制的企业,似有先见之明,或将"包袱"甩给易瑞生物。
2017年5月19日,朱海与易瑞有限(发行人前身)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将其持有的检易网络97%的股权转让给易瑞有限,转让价格为1.00元。
2017年5月19日,朱海(实控人)、卢和华与易瑞有限(发行人前身)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二人分别将其持有的海瑞鉴定70%、10%的股权转让给易瑞有限,转让价格分别为1.00元、1.00元。
此外,易瑞美国或还存在疑问。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务卿数据,易瑞美国(BioeasyUSA,Inc.)的注册日期为2019年1月16日,位于特拉华州,并非招股书中2019年1月3日成立及翻译的注册地址特拉瓦州。
利息收入与银行存款或不匹配
据招股书,2016年至2019年一季度,易瑞生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704.68万元、13,788.78万元、20,493.34万元和4,285.37万元,2017年及2018年度同比分别增长58.41%和48.62%。
同期,易瑞生物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2,342.03万元、3,926.54万元、7,391.28万元和1,307.23万元,2017年及2018年度同比分别增长67.66%和88.24%。
显然,报告期内易瑞生物的经营业绩表现优异,实现了营利双增,但进一步分析其财务数据后发现,易瑞生物报告期内的利息收入仅10-20多万元,与动辄1、2亿元的银行存款实难匹配,令人生疑。
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9年一季度,易瑞生物的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6,922.28万元、9,949.23万元、18,934.27万元和31,096.62万元,银行存款占货币资金的比例分别为99.90%、99.99%、96.69%和98.50%,为易瑞生物货币资金的主要构成部分。
但同期,易瑞生物的利息收入分别仅为13.22万元、23.45万元、21.07万元、12.55万元;同期,易瑞生物的投资收益分别为5.25万元、25.07万元、157.83万元和159.42万元,主要为其持有的理财产品的收益。
按照央行公布的同期各存款方式的年利率测算,无论是哪一种存款,报告期内易瑞生物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均与其银行存款难匹配。账上有巨额货币资金但其理财水平如此低下,匪夷所思,不免让人怀疑其资金被挪用。
业绩或依赖政府补助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期内易瑞生物还收到了巨额的政府补助,或为其业绩"添砖加瓦"。
据招股书,2016年至2019年一季度,易瑞生物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1,141.30万元、862.94万元、1,388.12万元和335.18万元,占同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达42.26%、19.56%、16.39%和22.72%。
而同时,易瑞生物还将巨额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
据招股书,2016年至2019年一季度,易瑞生物非流动负债均为递延收益,余额分别为3,905.93万元、3,297.35万元、3,271.84万元和3,154.61万元。易瑞生物的递延收益全部为政府补助,从2016年至2019年一季度,易瑞生物共计接受的政府补助总额高达1.36亿元。
按照我国会计准则规定,政府补助一般分为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与资产相关的补贴一般用来构建长期资产,按月进行摊销。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用于补偿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如果用于补偿以后发生的费用或损失,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综上,报告期内易瑞生物靓丽的利润表现同时也严重依赖于政府补助,或还通过递延收益来调节利润、粉饰报表。
易瑞生物招股书中存在的问题还不止于此,《壹财信》将继续关注。
[source_url] => https://haowai.com/a4bgbqatmkfok [content_type] => 0 [flag_dujia] => 1 [flag_status] => 1 [id] => 4bgbqatmkfok [article_tag] => [author_id] => drp6qu45fdc [read_count] => 6809 [images] => Array ( [0] => http://pro.admin.hwtask.com/upload/hwnews/20191011/4bgbqaug73f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xed,w_240 ) [attaches] => Array ( [0] => stdClass Object ( [file_type] => 1 [file_path] => http://pro.admin.hwtask.com/upload/hwnews/20191011/4bgbqaug73f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xed,w_240 ) ) ) [3] => stdClass Object ( [comment_count] => 0 [summary] => [app_url] => https://haowai.com/a4bgbpjphvcr8 [article_type] => 1 [keywords] => [img_count] => 1 [get_time] => 2019-10-11T14:23:22Z [channel] => 财迷 [createdate] => 2019-10-11T10:15:18Z [mark_count] => 99 [source] => 壹财信 [title] => 祥鑫科技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出资未到位,外协厂商疑点重重 [content] =>
文/《壹财信》
作者/赵书涵
连续两次主板折戟的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祥鑫科技")在中小板一路通畅,已进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初步询价阶段,将于10月16日进行网上网下申购。
作为广汽集团、一汽大众、吉利汽车等知名车企供应商的祥鑫科技,此番IPO拟募集资金69178.79万元,主要用于汽车模具和部件的产能扩大和新建研发中心。不过,祥鑫科技面临着"生不逢时"的窘境,中国汽车市场下行,募投项目的新增产能如何消化引起了媒体关注。除此之外,《壹财信》还发现祥鑫科技存在不少疑点,募投项目的实施主体注册资本未实缴到位,且与环评批复的设备购置披露不一致;报告期内有两家外协供应商的注册地址巧合地一样,还与一外协厂家更是关系密切、疑点重重。
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出资未到位
祥鑫科技旗下有5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为东莞市骏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常熟祥鑫汽配有限公司、祥鑫(天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祥鑫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下称"广州祥鑫")和祥鑫(宁波)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其中,广州祥鑫是募投项目大型精密汽车模具及汽车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广州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
根据招股书,广州祥鑫成立于2017年7月31日,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报告期内,广州祥鑫尚未开展经营活动。《壹财信》发现,广州祥鑫的注册资本未全部到位,仅实缴5,000万元。而在相关的保代培训中,则要求发行人、构成合并报表主要部分的重要子公司、募投项目的实施主体的注册资本都要足额缴纳。
而对于募投项目——广州研发中心的建设,招股书披露的设备数量与其环评批复文件中不一致。招股书中提及该项目需购买ERP软件1个、工程分析软件30个、产品模态分析2个,总价值1150万元。但是广州市番禺区环保局关于该项目的批复中却未提及这些设备。
多家外协厂商疑点重重
随着公司的发展,订单量也在不断地增长,祥鑫科技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部分产品以及表面处理、CNC加工等非核心工序委托给外协生产厂商进行生产,以此来缓解公司的产能不足。不过,报告期内两家外协厂商注册地址竟然出现巧合"相撞"的情况。
据招股书,2016年,深圳市宏时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宏时达")位列祥鑫科技外协厂商的第五名,祥鑫科技当期向其采购冲压件及模具620.96万元。根据公开信息,深圳宏时达成立于2012年11月29日,注册资本为50万元人民币,注册地址为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合水口社区风景南路引进科技园2号楼1楼。该公司已经于2018年7月9日注销。
2017年,外协厂商深圳市三道一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深圳三道一")也为祥鑫科技生产冲压件及模具。祥鑫科技的当期采购金额是690.82万元。公开资料显示,深圳三道一成立于2016年9月9日,注册资本为400万元人民币。成立不到一年时间,深圳三道一就成为祥鑫科技的外协厂商。令人感到不解的是,这家公司的注册地址竟然和深圳宏时达的注册地址一样,同在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合水口社区风景南路引进科技园2号楼1楼。
此外,还有一家重要的外协厂商与祥鑫科技关系密切,就是成立于2012年6月的东莞市景驰实业有限公司(下称"东莞景驰")。东莞景驰在成立的第二年就进入了祥鑫科技2013年的前五大供应商之列,2014年依旧保持在前五大供应商名单中。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东莞景驰成为祥鑫科技的前五名外协厂商之一。
与此同时,东莞景驰的股东蔡春生持股比例为20%,曾在祥鑫科技当过中层干部;执行董事兼经理陈景金持股比例为30%,曾被媒体爆料或为祥鑫科技副总经理陈景斌的亲属。
根据天眼查,东莞景驰2013年财务数据显示,其销售金额为1,419.52万元。但是2015年申报稿披露,2013年祥鑫科技对东莞景驰的采购金额为1,478.02万元,竟然超过了东莞景驰的全年销售金额。
2014年财务数据显示,其销售金额为1,834.18万元,申报稿披露祥鑫科技对东莞景驰的采购金额为1,626.96万元。但疑惑的是,2013年和2014年,东莞景驰连续两年的利润总额、净利润均为0。显然,东莞景驰的销售在完全依赖祥鑫科技的同时,却连续两年没有利润,难道是为祥鑫科技作嫁衣。
截止到2018年度报告,东莞景驰再未公开披露其业绩。仅公开信息显示,2016年至2018年,三年的社保缴纳人数均为0。
[source_url] => https://haowai.com/a4bgbpjphvcr8 [content_type] => 0 [flag_dujia] => 1 [flag_status] => 1 [id] => 4bgbpjphvcr8 [article_tag] => [author_id] => drp6qu45fdc [read_count] => 5619 [images] => Array ( [0] => http://pro.admin.hwtask.com/upload/hwnews/20191011/4bgbpjqbv2n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xed,w_240 ) [attaches] => Array ( [0] => stdClass Object ( [file_type] => 1 [file_path] => http://pro.admin.hwtask.com/upload/hwnews/20191011/4bgbpjqbv2n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xed,w_240 ) ) ) [4] => stdClass Object ( [comment_count] => 0 [summary] => [app_url] => https://haowai.com/a4bg486igt18g [article_type] => 1 [keywords] => [img_count] => 6 [get_time] => 2019-10-10T11:23:15Z [channel] => 财迷 [createdate] => 2019-10-10T11:12:52Z [mark_count] => 52 [source] => 壹财信 [title] => 东方基因募投项目疑点重重,子公司与关联方共用注册地址和商号 [content] =>
文/《壹财信》
作者/周文思
2019年9月24日,《壹财信》就浙江东方基因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基因)的股东诚信异常及质量认证被撤销提出疑问。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壹财信》发现东方基因还有令人不解的地方。
东方基因在自身资金富足的情况下还拟募投1.5亿元用来补充流动资金,且本次IPO其他两个募投项目或存在已建成的情况,令人怀疑其募资的真实意图。此外,还需关注的是,东方基因旗下全资子公司与实控人控制企业的注册地址相同,商号巧合雷同,令人怀疑其独立性。
招股书与环评文件、备案通知信息不一
募投项目主体或已建成
招股书显示,东方基因本次发行募集资金56,163.94万元用于四个项目。其中,"年产24,000万人份快速诊断(POCT)产品项目"拟投入24,064.76万元,"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8,257.20万元,"营销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拟投入8,841.98万元,"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15,000.00万元。
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来看,说明东方基因存在一定的资金短缺。但是,从东方基因的财报表现来看,报告期内东方基因营收、净利及现金流都表现良好。
据招股书,2016年至2018年,东方基因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225.51万元、22,423.74万元和28,589.28万元,2017年及2018年同比增长分别23.03%和27.50%。
同期,东方基因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562.70万元、3,270.57万元和6,395.60万元,2017年及2018年同比增长分别-8.20%和95.55%,其2018年的净利润较2017年几近翻倍。
与此同时,报告期内东方基因的现金流情况也较为充沛,从未出现过"断流"现象。2016年至2018年,东方基因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180.86万元、3,354.47万元和4,432.61万元。
从资产、负债方面来看,东方资金对于自身的负债可以完全"消化",且还存在巨额的富余。
2016年至2018年,东方基因的货币资金分别为8,078.74万元、7,790.68万元、10,255.09万元;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分别为3,888.04万元、4,711.31万元、5,823.86万元。
同期,东方基因的短期借款分别为7,600.00万元、5,600.00万元、5,000.00万元,无长期借款;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分别为3,976.80万元、4,701.56万元、4,860.25万元。
此外,东方基因报告期内的资产负债率也传递出积极的信号,逐年下降,分别为55.09%、47.62%、37.04%。
综上,东方基因现有的流动资产足以填补流动负债,对于其拟使用募资中的15,000万元来补充流动资金,似乎有些"牵强"。
同样令人感到东方基因没有"诚意"的是,其本次IPO的其他两个募投项目主体或已建成。
招股书显示,"年产24,000万人份快速诊断(POCT)产品项目"用于建筑工程的费用为8,619.16万元,占该项目投资额的35.82%。该项目从开工建设到建设完工的周期为2年左右,但是招股书并未披露具体的开工时间及建成时间。
(截图来自招股书)
但是该项目的环评文件则显示,建设期预计从2017年12月至2019年5月,建设期为16个月,职工培训及设备安装调试期为6个月,预计于2019年12月投入正式生产。
(截图来自年产24,000万人份快速诊断(POCT)产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另外,该项目的备案通知上还显示,该项目的建设起止年限为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
(截图来自年产24,000万人份快速诊断(POCT)产品项目备案通知书)
若如此,似乎能理解东方基因的招股书中为何没有披露该项目的具体开工时间及投产时间。需要注意的是,东方基因本次IPO招股书的签字日期为2019年5月6日,彼时按照环评文件的及备案文件所述信息,该项目建设期或已结束,进入后期的职工培训及设备安装调试。
"惊喜连连"的是,东方基因的"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也出现了上述情况。
招股书显示,"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计划为2年,其中建筑工程费用为1,360.80万元,占该项目投资的16.48%。环评文件则显示,该项目建设期预计从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建设期为12个月。研发中心建成后,设备安装等需要5个月,预计项目将于2019年12月正式运营。
显然,东方基因招股书与募投项目的环评文件、备案文件存在信息披露不一致的情况。对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的必要性、募投项目的具体开工时间以及主体是否已经建成,东方基因应进一步解释说明。
子公司与实控人关联企业注册地址相同
同样引人注目的是,东方基因旗下全资子公司与实控人控制的关联企业注册地址相同,其独立性或还有待考量。
据招股书,截至2019年5月6日,东方基因共有3家全资子公司,4家控股子公司,无参股子公司。其中,东方基因的全资子公司HealgenScientificLimitedLiabilityCompany(下称:美国衡健)值得关注。
美国衡健成立于2007年5月10日,位于3818FuquaStreet,Houston,Texas77047,法定代表人为方剑秋,投资总额为340万美元。主要从事基因制品、生物制品研究、开发、销售东方基因的产品,为东方基因的美洲销售平台。
(截图来自招股书)
报告期内(2016至2017年),美国衡健曾向实控人(方效良、方炳良、方剑秋)控制的企业HEALSTONE,LLC(下称:美国衡通)租赁房屋用于经营活动,租赁地址正是3818FuquaStreet,Houston,Texas77047,租赁面积22,500平方英尺,关联租赁产生的支付费用分别为49.58万元、64.86万元。
招股书称"报告期内,美国衡健为日常经营需要向美国衡通租赁厂房,具有必要性和商业合理性,租赁厂房的租金充分考虑当地周边房产租赁市场价格基础上协商确定,定价公允。"
美国衡健于2017年12月收购实控人方炳良和方剑秋共同控制的美国衡通的土地及房产,于2018年11月受让美国衡通的商标,美国衡通似乎"名存实亡"。
招股书显示,美国衡通主要从事不动产租赁,目前未开展经营业务,与公司的业务不存在同业竞争的关系。
《壹财信》了解到,美国衡通成立于2013年3月28日,注册地址与东方基因的全资子公司美国衡健相同,为3818FuquaStreet,Houston,Texas77047。该公司目前的状态显示为活跃,作为一个已无任何资产的壳公司为何还不注销,不禁令人对东方基因的独立性存有疑问。
(截图来opencorporates)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美国衡通(HEALSTONE,LLC)与东方基因的全资孙公司--HEALSTONEBIOTECHINC.(下称:加拿大衡通,系美国衡健的全资子公司),还存在商号的"重合"。
有意思的是,实控人(方剑秋和方效良)间接控制的企业--NATURESORT,INC.(下称:天然家居)的注册地址也位于3818FuquaStreet,Houston,Texas77047。天然家居成立于2008年7月3日,目前的状态显示为活跃。招股书显示,天然家居,主营业务为生产、销售竹木窗帘、竹木工艺品、纺织品和布帘,与东方基因的业务不存在同业竞争的关系。
这一切都是"巧合"吗?东方基因子公司与实控人关联公司共用同一注册地址,且公司商号巧合雷同,令人怀疑其资产能否保持独立性,或成为东方基因IPO路上的一大考验。
[source_url] => https://haowai.com/a4bg486igt18g [content_type] => 0 [flag_dujia] => 1 [flag_status] => 1 [id] => 4bg486igt18g [article_tag] => [author_id] => drp6qu45fdc [read_count] => 5811 [images] => Array ( [0] => http://pro.admin.hwtask.com/upload/hwnews/20191010/dud772sodu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xed,w_240 ) [attaches] => Array ( [0] => stdClass Object ( [file_type] => 1 [file_path] => http://pro.admin.hwtask.com/upload/hwnews/20191010/dud772sodu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xed,w_240 ) ) ) [5] => stdClass Object ( [comment_count] => 0 [summary] => [app_url] => https://haowai.com/a4bdsmgv8oulg [article_type] => 1 [keywords] => [img_count] => 1 [get_time] => 2019-10-01T08:43:30Z [channel] => 财迷 [createdate] => 2019-10-01T08:40:43Z [mark_count] => 45 [source] => 壹财信 [title] => 创新成长红利驱动业绩稳增 迈瑞医疗股价持续创新高 [content] =>
当今,随着"健康中国"建设不断推进,医疗健康产业成为风起云涌、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迈瑞医疗(300760.SZ)作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龙头,已经成为核心资产,股价屡创新高,9月26日公司股价盘中最高达196.60元,市值超过2300亿元。
公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迈瑞医疗实现营业收入82.06亿元,同比增长20.52%;实现归母净利润23.69亿元,同比增长26.57%。
创新成长红利驱动业绩稳健增长
"如果说迈瑞的发展在上一个十年靠的是'性价比红利',这一个十年靠的是领先行业的'工程师红利'和'品牌红利',那么引领迈瑞未来'黄金十年'大发展的则必定是'创新成长红利'"。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在致股东信中这样讲到。
时隔半年,迈瑞以一份亮眼的中期业绩报告,对于"创新成长红利"给出了完美的注解。
2019年上半年,公司三大业务领域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2.26亿元,同比增长24.44%;体外诊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45亿元,同比增长22.48%;医学影像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74亿元,同比增长12.51%。
驱动迈瑞医疗多年以来保持内生式稳健增长的,当属其强大的创新研发能力。
公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达到7.78亿元,同比增长10.15%。上半年新申请专利259件;截止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共申请专利4,248件。2019年4月,公司Resona7多普勒超声系统获得第二届深圳环球设计大奖工业设计类金奖,这也是唯一获得金奖的医疗器械类产品。
2019年上半年,公司推出了HYPERVISORX亚重症中央站、腹腔镜气腹机、光学硬管腹腔镜、中高端台式彩超DC-80X-Insight版、新低端便携彩超Z50/Z60及新黑白超DP50专家版、低端台式彩超DC-30V2.0版、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M2)、CL-6000iM2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生化免疫试剂产品(肿瘤、甲功、贫血、肝纤)平台优化等一系列新产品和升级版本。
在上述三大产品领域不断推出新品的同时,迈瑞医疗也在积极培育微创外科领域业务,目前包括外科腔镜摄像系统、冷光源、气腹机、光学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及手术耗材,预计未来将成为公司的第四板块业务,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加速实现器械智能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迈瑞医疗的创新成长红利,并未止步于此,公司还同时对前沿技术不断探索,努力实现全产线的全球技术引领,助力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占领全球研发高地。医疗器械的智能化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在生命支持与信息领域,迈瑞医疗的BeneVisionN系列监护仪,可谓智能化的典型代表产品。该系列监护仪由5G智能监护,提供智能互联技术,使所有设备以病人为中心进行紧密的协作,实现信息的共享,并提供丰富的解决方案。
2019年上半年,在全球顶尖的心胸外科医院"英国皇家帕普沃斯医院"新建的剑桥大学院区,迈瑞医疗成功实现了N系列监护及IT解决方案的全院装机。该医院在1986年进行了全球第一台心肺肝移植手术,同时与剑桥大学有着广泛的教育医学研究合作。
此外,在医学影像领域中,迈瑞医疗的高端智能彩超产品,昆仑Resona系列,也是公司加速实现医疗器械智能化的有力体现。该系列彩超产品,提供域智能解决方案,以域光平台为基础,提供丰富的智能临床应用,包括智能可视化,智能切面识别,智能工作流以及智能图像处理等,为临床创造更大的价值。
8月底,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隆重开幕,在这场我国检验医学专业人士翘首以盼的年度盛会上,迈瑞医疗还带来了我国第一条全自主检测模块——流水线M6000。
在流水线M6000中,迈瑞医疗通过模块化的组合,创新整合了生化、免疫、血液、凝血四大自主检测系统,实现了检验流程完全自动化、标准化。据测算,一条大型流水线可完成检验科70%甚至更多的检验工作量。
作为体外诊断领域进口替代的先行者,迈瑞医疗流水线M6000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国产品牌技术进步、打破进口产品垄断,助力国产检验流水线实现高质量发展。
[source_url] => https://haowai.com/a4bdsmgv8oulg [content_type] => 0 [flag_dujia] => 1 [flag_status] => 1 [id] => 4bdsmgv8oulg [article_tag] => [author_id] => drp6qu45fdc [read_count] => 1450 [images] => Array ( [0] => http://img.hwoutput.com/upload/hwnews/20191001/4bdsmgv8qi7g.jpg?x-oss-process=style/wm?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xed,w_240 ) [attaches] => Array ( [0] => stdClass Object ( [file_type] => 1 [file_path] => http://img.hwoutput.com/upload/hwnews/20191001/4bdsmgv8qi7g.jpg?x-oss-process=style/wm?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xed,w_240 ) ) ) )